時間:2022年12月20日
主題:全區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建設成效,及我區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創建成果發布
地點:區交通運輸局四樓大會議室
發布人:區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 曹健
主持人:區交通運輸局運輸管理科負責人 何藝翀
圖文實錄:
何藝翀:
各位領導,來賓,媒體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歡迎大家來參加區交通運輸局組織的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創建成果新聞發布會。
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領導有:區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曹健,我是交通運輸局運輸管理科負責人何藝翀。
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媒體有:海門電視臺、海門人民廣播電臺、海門日報等新聞單位。首先我代表區交通運輸局,對各媒體記者朋友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地感謝!
下面,請區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曹健作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省創建成果發布。
曹?。?/strong>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好!
近年來,在省、市、區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下,我區堅持將發展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作為協調城鄉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民生實事工程強勢推進,并在各個方面做出了深遠又細致的努力,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水平連續三年保持最高等級AAAAA級,“江海敘·又一季”“城鄉一體·智慧全域”“交郵合作·惠民興村”城鄉交通運輸“三大品牌”全面推廣,創成多項國省示范,實現了城鄉交通運輸創建榮譽大滿貫。2018年,海門區獲評國家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2020年,成功舉辦“全省交郵融合推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現場會”;2021年,獲評“江蘇省首批省級城鄉公交一體化建設試點縣”、“江蘇省農村物流示范縣”,同年,入選交通運輸部第二批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創建縣名單;2022年,“交郵合作·惠民興村”農村物流服務品牌成功入選交通運輸部第三批農村物流服務品牌和省“十佳城鄉物流服務品牌”,108路獲評全省“十佳城鄉公交線路”。下面,我就全區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成效及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創建成果,向大家作一個正式發布。
一、堅持高位推動,完善頂層設計,把好城鄉交通一體發展的“方向盤”
海門區堅持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工作機制,從政策、規劃、資金、考核等多方面綜合施策,建立健全了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環境。
1.強化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為貫徹落實鄉村振興,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城鄉交通基本服務均等化,海門切實發揮政府主導作用,以“組織保障”“制度管理”等為抓手,強勢推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建設。成立由分管副區長任組長,交通、宣傳、發改、公安、財政、住建等多部門參與的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工作方案和任務清單,統籌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各項工作。
2.政策引領布局,科學編制規劃。從城鄉居民出行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出發,出臺了《南通市海門區政府購買公交服務及企業成本規制辦法》《關于推進“交郵合作”促進農村物流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試行)》等多項政策,編制了《南通市海門區“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南通市海門區城鄉公交一體化規劃(2020-2030年)》《南通市海門區內部交通規劃調整方案》等多項規劃,結合新需求、新變化,全域統籌城鄉交通運輸發展。
3.加大建設投入,保證資金支持。多年來,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城鄉交通運輸發展,對農村公路建養、城鄉公交運營、農村物流建設等大力投入資金,有力保障了城鄉交通持續穩定運營。其中,城鄉公交實行兜底補貼,年均公交營運補貼約6000萬元;農村物流實行重點事項補貼,每年給予海順快遞公司快遞進村事項補貼300萬元;農村公路改擴建、路域環境整治、安防、養護等多方面均有補貼支持,年投入資金達1.25億元。
4.加強績效考核,確保工作實效。連續多年將四好農村路、城鄉公交一體化、交郵融合發展等事項列為“民生實事工程”或鄉村振興考核事項,區人大、政協多次將其列為1號議案、重要提案予以監督推進,強化績效考核,明確工作職責,充分發揮激勵考核“指揮棒”作用,確保工作落實到位。
二、堅持高標發展,實施建養并舉,打通城鄉基礎設施互聯的“快車道”
海門構建了以高速公路和高等級公路為骨架、國省干線為主體、農村公路為延伸的交通公路路網,形成了暢連城鄉、便捷高效的“八橫十縱”公路骨架網絡。
1.提升城市路網,優化出行環境。一是積極推進城市道路建設。重點圍繞打通“斷頭路”、配套項目開發及小區建設、老路更新改造等,不斷完善主次干道、支路系統,進一步加密路網,建成區道路網密度和道路面積率分別達7.35km/km2和20.21%,均高于國家要求的5.2km/km2和8%。二是注重慢行交通設計建設。打造府南綠廊、海門河綠道等,構建公共自行車和共享電助力車互補體系,累計投放公共自行車3110輛車、共享電動助力車3000輛,有效促進城市低碳綠色生活。
2.推動農路升級,實現高質發展。一是高規格建設農村公路。在雙車道四級以上公路成環成網的基礎上,重點圍繞鄉村主干公路、通經濟節點農村公路推動拓寬改造、路面“白改黑”工程等,將農村公路“村村通”提升到“村村暢”“村村優”,目前全區共建成農村公路近2300km,等級路率100%,列養率100%,優良中等路率99.8%,應設置安防設施路段的設置率100%,新建和重建道路黑色化率80%以上,230個行政村雙向四車道農村公路實現全覆蓋,各項指標均處于全國領先水平。二是高標準管養農村公路。全面建立覆蓋全區的“路長制”精細化管理機制,創新實行“1+4”派駐式路政管理模式,建成“海門市四好農村路智慧管理系統”,運營農村公路安全路網中心,全國首家實現精準導航進村組。遵循精品型養護標準,委托專業養護公司對縣道按國省道標準進行專業養護,由400多名道路沿線居民組成的道路日常養護隊伍養護鄉村公路。三是高要求推動品牌效應。全面打造了“2+12”品牌環線,有效服務沿線產業發展,“江海敘·又一季”農村公路品牌獲評首批全省農村公路“一縣一品牌、一區一特色”優秀品牌。
3.優化場站布局,完善配套建設。海門區在大力推進道路網建設的同時,不斷完善客貨運場站布局??瓦\場站方面,全區建有13個汽車客運站,設有413座公交候車亭、2600多個公交站牌和100座電子站牌,實現城區500米、農村800米設有一處候車亭(牌)和一鄉鎮一客運站,候車環境得到有效改善,人民群眾出行更加便捷。貨運場站方面,海門城區共有疊石橋物流園區、深國際疊石橋現代國際物流園和海順快遞共配中心3個重點貨運物流園區,功能不同、各具特色。疊石橋物流園區、深國際疊石橋現代國際物流園依托疊石橋家紡產業,定位為大型綜合物流園區,構建了產銷儲運一體的現代綜合物流體系;海順快遞共配中心作為全區快遞分銷中心,對“三通一達”等快遞(申通、圓通、韻達、極兔)統一分撥配送,實現末端共配、快遞到村。
三、堅持高質服務,提升出行體驗,畫好城鄉公交惠民均等的“同心圓”
2011年起,海門全面開展城鄉公交一體化建設工作,圍繞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求,實現了城鄉公交線網規劃設置和運營調度“一張圖”、城鄉公交智能信息服務“一張網”、城鄉居民出行共用“一張卡”、城鄉公交服務質量“一個標準體系”,成功打造“城鄉一體·智惠全域”的城鄉公交服務品牌。
1.城鄉公交線網規劃設置和運營調度“一張圖”。編制了《南通市海門區城鄉公交一體化規劃(2020-2030)》,對全區公交線路、車輛、場站等發展要素進行統一規劃。構建層次分明、銜接順暢的城鄉公交一體化網絡體系,并根據城鄉居民出行需要定期優化公交線路,目前全區公交線路達62條,日均發車班次近1200班,城鄉公交高峰發車間隔由30分鐘縮短為15-25分鐘,進一步縮短乘客候車時間,其中海門連接南通主城公交線路達到7條,助力海門加快融入南通主城發展。全區共有355輛公交車,新能源車輛占比達到80.56%,全部由海門飛鶴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統一運營調度,有效保障了“一張圖”實現。
2.城鄉公交智能信息服務“一張網”。一是強化智能調度。全面升級改造公交調度系統,引入“公交客流大數據分析系統”,并與海門綜合交通智慧服務與監管平臺對接融合,隨時了解線路運行情況,跨線路進行資源調配。二是強化實時監控。全部車輛動態監控設備安裝使用率100%,實現一鍵報警系統、駕駛區域防護隔離設施安裝率達100%,有效保障安全運營。三是強化查詢服務。全區公交線路已全部納入南通市公眾出行服務系統,市民可通過“暢行南通”APP實時查詢公交信息,了解車輛到站時間、線路站點分布等。
3.城鄉居民出行共用“一張卡”。一是實現低票價制度。2015年開始,大幅降低公交票價,統一實行1-4元低票價制度,城鄉公交票價從過去最高的12元下調至4元,降幅達67%。二是實現“一卡通刷”。全面推行江蘇交通一卡通,全區共計發行江蘇交通一卡通約15萬張,可在全國303個地級以上城市刷卡乘坐公交和地鐵。三是實現移支支付。所有公交車同步配備4G支付設備,實現支付寶、銀聯支付、云閃付、“暢行南通”電子公交卡移動支付全覆蓋,保障了城鄉居民出行便捷度。四是實現優惠共享。全區公交卡優惠政策已全面同南通接軌,普通卡由原來的八折優惠調整為七折優惠,老年卡優撫范圍從原先70周歲降至65周歲,并針對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發行學生卡,享五折優惠,惠民力度不斷加大,真正讓百姓共享交通發展成果。
4.城鄉公交服務質量“一個標準體系”。按照《南通市海門區公交企業績效考核實施辦法》實行規范的公司化經營、公交化運營、績效化考核,舉行公交一體化提升年活動,創建“三心四優”公交服務品質,及時處理社會公眾投訴,不斷提高乘客滿意度。創新公交運營模式,開通16路和18路兩條旅游公交線路、“星火江?!奔t色專線、悅來初中定制公交、海門港新區中天鋼鐵城大站快速公交、常樂鎮至人民醫院健康直通車等,方便百姓出行。
四、堅持高效融合,推動降本增效,提升農村物流服務經濟的“戰斗力”
為加快推進農村物流體系建設,海門抓機遇、強弱項、補短板,創新性開展交郵融合、發展快遞進村,助推農村物流與本地產業融合發展,成功打造“交郵合作?惠民興村”城鄉物流服務品牌。
1.完善三級物流網絡建設。印發了《海門區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建設方案》,以海順快遞有限公司為核心,充分利用物流園區、客運站、村委會、村郵站、小超市等,構建了“3+26+230”的區、鎮、村三級城鄉物流網絡節點體系,鎮、村級網點覆蓋率均達到100%,且三級物流節點均統一標識標牌,基本滿足城鄉居民日常物流需求。同時,創造“紅色寄遞·交郵先鋒”黨建品牌,82個城鄉物流村級服務點依托村級黨支部(村委會)建設,按照“雙向運行融合發展”的路徑實施“雙組長”制的組織領導架構,交通、郵政兩部門分別選配一名優秀支部書記任品牌創建工作組組長,確保做優做強紅色品牌。
2.培育末端共配骨干企業。培育了全省首家末端共配快遞企業——南通海順快遞有限公司,整合申通、圓通、韻達、極兔等主要品牌快遞,開通11條共配線路,實現統一倉儲、統一分揀、末端配送、快遞到村,主要品牌快遞建制村直投率100%,日均配送量達7萬件左右,倉儲成本、配送車輛、人員成本大幅降低。同時,對三級物流共配服務體系從業人員實行統一招聘、統一培訓上崗,在規范物流服務的同時,創造了超500個農村就業崗位,為城鄉居民創收提供新途徑。
3.創新農村物流運作模式。一是開展交郵合作。升級改造悅來、樹勛、正余、臨江新區、海門港新區等客運站,增設郵快件作業區、貨物堆存中轉區等,拓展郵件快件的中轉分揀及收投、生活快消品代銷代購等服務,實現站場資源集約綜合利用;在保障農村旅客乘車需求和安全的前提下,開通6條交郵融合城鄉公交示范線路,真正做到“村村通郵快遞”,有效降低了末端郵快件配送成本。二是大力推進“農村物流+”。推進“農村物流+電子商務”,通過疊石橋國際家紡城電商網站以及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對家紡產品進行展示和銷售,再借助家紡物流中心對各鄉鎮生產的家紡產品上行運輸至全國、全球各地。推進“農村物流+現代農業”,依托江蘇中寶食品有限公司,將本地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種植的特色農產品如薺菜、蠶豆等統一收購和配送至公司加工,并冷鏈倉庫保存,最終銷往全國各地。
4.推廣應用物流信息技術。各農村物流經營企業均建有自己的企業信息系統,其中郵政海門分公司建有郵政包裹自提系統、新一代寄遞業務信息平臺;海順快遞有限公司建有寄遞縱橫快遞服務平臺,已實現申通、圓通、韻達、極兔等主要品牌快遞全程監控與追蹤,以及快遞自動分揀。除此之外,海門區結合智慧交通建設發展現狀和需求,圍繞建設海門區全域公交、快遞到村等智慧服務和監管,建成了海門區綜合交通智慧監管和服務平臺,實現對全域公交和農村物流體系的智慧監管和信息共享對接。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戰略性和服務性產業,城鄉交通運輸發展更是在全面推進城鄉融合、鄉村振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共同富裕方面發揮著先導和樞紐作用。多年來,我們積土為山,積水為海,一步一步扎實推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提質增效,為廣大群眾營造了安全、暢通、便捷、舒適的出行環境,有效支撐了經濟產業的快速發展。未來,我們將繼續牢記“便民惠民”出發點,緊跟“客貨并舉”主方向,深化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建設,持續鞏固創建工作成果,高質量建設城鄉交通基礎設施、高品質供給城鄉公交服務、高效能構建城鄉物流服務體系、高要求完善城鄉交通運輸發展環境,全力推動全區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工作邁上更高臺階。
何藝翀:
下面,我們把時間交給在場的記者朋友們,歡迎大家提問。
記者:
您好,聽了您的之前的發言,海門的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也形成了獨具海門特色的“三大品牌”,請您談一談城鄉交通運輸對海門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所發揮的作用。
曹?。?/strong>
你好,海門區城鄉交通運輸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不僅大大方便了城鄉百姓出行,凸顯了社會效益,還極大地帶動了鄉村旅游、農村經濟的發展,助推鄉村振興和產業融合。
我們以“江海敘·又一季”農村公路品牌為抓手,結合城鄉產業結構、區域發展方向和地域文化,把沿江高端海工制造、沿海能源裝備制造、富民家紡、智能制造、新型材料制造、文化旅游、生物醫藥、現代農業等多個領域元素融入農村公路品牌建設和打造中,構建路域環境優美、地域特色鮮明的產業經濟長廊,全面打造了“2+12”品牌環線,包括2條以服務地方支柱性產業發展為核心的主環線和12條服務特色田園、特色小鎮、高標準農田等農村經濟節點的區鎮微循環特色環線,環線總里程近280公里。通過農村公路產業環線建設,吸附農村分散的產業聚集,形成鄉村產業聚集帶,進而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逐步形成“以路興業、以業興農”的可持續發展格局。2021年海門全區實現千萬元以上農業農村重大項目30個,年度計劃總投資23.16億元,項目數量和投資額均位于南通前列。全區共有綠色食品基地63個、省級綠優農產品基地17個、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1個、養殖業綠色食品3個、農產品地理標志6個??梢哉f“四好農村路”為我區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強大的保障。
同時,海順快遞公司對三級物流共配服務體系從業人員實行統一招聘、統一培訓上崗,在規范物流服務的同時,創造了超500個農村就業崗位,不僅能夠保證人流物流的更好暢通,還有力地促進了農村居民增收致富。公交方面,依托暢連城鄉的路網體系和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我們又打造了16路和18路2條旅游公交,串聯主要景點,助力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在9月22日“世界無車日”期間還可免費乘坐,進一步提升了旅游產業的吸引力。依托疊石橋國際家紡城電商網、江蘇中寶食品有限公司、蘇洪農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我們積極推進城鄉交通與電子商務、現代農業的融合,通過搭建紅色助農增收電商直播平臺、培育直播基地等方式,助力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2021年全區網絡零售額超50億元,榮獲全國縣域電商競爭力百強榜第29位。
記者:
您好,您剛才提到,海門幾乎實現了城鄉交通運輸創建榮譽的大滿貫,也納入了第二批全國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創建名單。我們也了解到,第二批示范縣的主題是“客貨郵融合發展”,所以想問一下,海門在這方面具體做了哪些工作呢?
曹?。?/strong>
你好,海門在2021年納入了第二批全國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創建名單,是南通市唯一入選的縣(市、區),圍繞創建主題“客貨郵融合發展”,我們主要開展了四方面工作。
一是推進體制機制融合。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是一項系統工程,為保障工作順利開展,海門區政府專門成立了分管副區長任組長,交通、郵政、宣傳、發改、公安、財政、住建等多部門參與的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創建各項工作。同時,海門交通運輸局、郵政管理局、郵政海門分公司簽訂了《海門區“交郵合作”框架協議》,郵政海門分公司與海順快遞公司簽訂了快遞服務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進一步促進交郵合作。
二是推進基礎設施融合。加快推進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點建設,加強農村客運站與物流、倉儲、商務、郵政、快遞等相關部門或企業的銜接合作,入選以來我們升級改造了悅來、樹勛、正余、臨江新區、海門港新區等鄉鎮客運站,增設郵快件作業區、貨物堆存中轉區等,拓展郵件快件的中轉分揀及收投、生活快消品代銷代購等服務,實現站場資源集約綜合,實現“一點多能、多站合一”。
三是推進運力資源融合。結合各區域郵件快件和小件農產品代運數量和需求特點等,推行海順、郵政、公交車輛運力互補互助。在保障農村旅客乘車需求和安全的前提下,開通6條交郵融合城鄉公交示范線路,推廣農村客運車輛代運信件、郵件、包裹,真正做到“村村通郵快遞”,有效降低了末端郵快件配送成本。
四是推進運輸信息融合。結合智慧交通建設發展現狀和需求,圍繞建設海門區全域公交、快遞到村等智慧服務和監管,建成了海門區綜合交通智慧監管和服務平臺,實現對全域公交和農村物流體系的智慧監管和信息共享對接,推進運輸信息的融合。
記者:
您好,海門的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確實為我們百姓出行、經濟發展等帶來了積極影響,也處于較高的發展水平,未來海門在推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方面將如何繼續發力?
曹?。?/strong>
你好,交通運輸是基礎性、先導性、服務性的行業,在咱們老百姓的出行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的建設,更是影響著農村現代化建設的水平,影響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成效,所以它的重大意義不言而喻。未來,我們將繼續牢記“便民惠民”出發點,緊跟“客貨并舉”主方向,結合新需求、新形勢、新變化,深化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建設,持續鞏固創建工作成果,高質量建設城鄉交通基礎設施、高品質供給城鄉公交服務、高效能構建城鄉物流服務體系、高要求完善城鄉交通運輸發展環境,總結提煉具有海門特色的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經驗亮點,走出獨具海門特色的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之路,為海門勇當“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領跑者、建設“強富美高”新海門提供堅實支撐,為繼續探索我國發達地區城鄉交通運輸高水平融合發展提供新理念、新模式、新建議和新政策,全力推動全區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工作邁上更高臺階。重點將做到四個“著力”——著力推動品質農路,堅持農村公路建設由數量向質量轉變,進一步加強美麗農路建設;著力推動優質服務,不斷完善優化服務網絡和結構調整,提升群眾出行品質及農村物流降本增效;著力推動資源融合,謀劃交通運輸與供銷、旅游、電商、郵政的深度合作,形成發展合力和高效聯動;著力推動品牌效應,繼續推廣城鄉交通運輸“三大品牌”,加強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宣傳推廣,讓“海門經驗”走向全省乃至全國。
何藝翀:
好的,感謝各位記者朋友的熱情參與,今天的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創建成果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