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u id="rygbz"></u>

                當前位置: 首頁 > 解讀回應 > 新聞發布會
                海門區召開《海門高水平打造人才發展現代化先行區行動綱要》新聞發布會
                來源:海門區委組織部人才辦 發布時間:2022-12-14 字體:[ ]

                時間:2022年12月14日上午10:00

                主題:海門區舉行《海門高水平打造人才發展現代化先行區行動綱要(2022-2030年)》新聞發布會

                地點:海門區會展中心101會議室

                發布人:

                海門區委副書記、區長沈旭東

                海門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楊江華

                海門區委組織部副部長、編辦主任、老干部局局長王飛

                主持人:

                海門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黃靜

                圖文實錄:

                新聞發布會現場.jpg

                黃靜: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上午好!

                近日,區委、區政府印發了《海門高水平打造人才發展現代化先行區行動綱要(2022-2030年)》(以下簡稱《行動綱要》)。今天發布會主要是向大家介紹《行動綱要》的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感興趣的問題。

                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領導是:區委副書記、區人民政府區長沈旭東;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楊江華;區政府辦公室主任馮斌;區委組織部副部長、編辦主任、老干部局局長王飛;我是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黃靜。

                參加新聞發布會的媒體有:經濟日報、新華日報、人民網、新華網、新民晚報、揚子晚報、現代快報、南通日報、南通廣播電視臺、海門融媒體中心等,歡迎各位記者的到來!

                參加新聞發布會的還有相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

                首先,請沈區長介紹《行動綱要》有關情況。

                沈旭東:

                新聞媒體界的各位朋友:上午好!感謝大家出席今天的發布會。

                12月9日,區委、區政府正式印發《海門高水平打造人才發展現代化先行區行動綱要(2022-2030年)》(以下簡稱《行動綱要》)。下面,我就《行動綱要》有關情況作個簡要通報。

                一、《行動綱要》出臺的背景和意義人才發展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支撐。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鮮明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2021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撐”。2021年10月14日,在省委、省政府印發的《江蘇省“十四五”人才發展規劃》中,明確將南通市海門區列為“率先開展人才發展現代化建設試點地區”。2021年12月23日,吳政隆書記在省委人才工作會議上提出,“加快新時代人才強省建設,奮力打造人才發展現代化先行區”。這一系列重要論述和重大要求,迫切需要我們強化引領意識、擔當探路使命,為全省全面推進人才發展現代化提供“海門方案”。今年以來,海門區堅持先行先試,突出頂層設計,勇于探索實踐,高起點起草編制《行動綱要》,迭代升級“人才新政35條”,創新實施“銀齡菁英”匯聚計劃,推動設立“東洲英才”投資基金,開發建設“東洲英才碼”數字化平臺,為高水平打造人才發展現代化先行區奠定了堅實基礎。此次《行動綱要》的出臺,既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省市委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區戰略的行動指南,必將推動全區人才工作取得新突破、邁上新臺階,為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海門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二、《行動綱要》的主要內容《行動綱要》主要包括3個部分21項內容。第一部分,重點是“定目標”。主要闡述了“高水平打造人才發展現代化先行區”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到2025年,人才發展現代化取得階段性進展;到2030年,基本建成人才發展現代化先行區(比全省基本實現人才發展現代化提早5年時間),成為長三角北翼最具吸附力的產才融合特色區、最具驅動力的機制改革引領區、最具爆發力的科創平臺集聚區、最具競爭力的生態環境典范區。同時,從人才資源實現高質量、人才效能實現高活力、人才載體實現高能級、人才生態實現高品質等4個方面明確提出了26項具體指標。第二部分,重點是“明任務”。主要從4個方面明確16項具體任務,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工作提出戰略指引和實踐要求。一是全領域改革“創新機制”,著力打造內暢外聯的人才工作先行區。具體包括:健全協同高效的人才管理機制,健全科學分類的人才評價機制,健全開放靈活的人才流動機制,健全價值導向的人才激勵機制。二是全方位激活“創新引擎”,著力打造雁陣齊飛的人才隊伍先行區。具體包括:實施領軍人才“頭雁領航”計劃,實施產業人才“群雁競飛”計劃,實施行業人才“強雁展翅”計劃,實施青年人才“雛雁豐翼”計劃。三是全鏈條建設“創新平臺”,著力打造活力奔涌的人才效能先行區。具體包括:建設跨區域新型協同創新平臺,建設開放式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建設多層次國際科技合作平臺,建設鏈式化現代金融服務平臺。四是全要素涵養“創新雨林”,著力打造開放包容的人才生態先行區。具體包括:構建全景式服務體系,提升市場化運營質效,營造高品質發展環境,拓展綜合性載體空間。第三部分,重點是“強保障”。主要從加強組織領導、加強監測評估、加強宣傳引導等3個方面,對高水平打造人才發展現代化先行區提出相應的保障措施。

                三、《行動綱要》的主要特點一是緊扣發展大局,體現引領性?!缎袆泳V要》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中央和省市區委的決策部署,全面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等重大發展戰略,聚焦“全力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示范區”的目標定位,以人才發展現代化更好支撐和引領產業現代化、科技現代化、教育現代化和社會發展現代化。二是堅持目標導向,體現科學性?!缎袆泳V要》立足我區人才發展實際,同時對標全省前列和蘇南先進縣(市)區水平,按照“目標導向、適度超前、確保實現”的原則,科學合理設定了人才發展現代化先行區的各項評價指標。比如引進和培育國家級人才由目前的123名提升到200名,省級及以上雙創人才(團隊)由目前的103個提升到200個。三是突出系統謀劃,體現針對性?!缎袆泳V要》聚焦人才隊伍現代化、人才工作現代化、人才效能現代化、人才生態現代化等各個方面,著眼人才“引育留用”各個環節,突出人才“政策、項目、載體、資金”等各項要素,堅持人才、科技、產業統籌謀劃、一體布局,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攬子思路舉措,推動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深度融合、高效結合。四是深化改革創新,體現示范性?!缎袆泳V要》在全面總結我區人才工作經驗做法的基礎上,前瞻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創新理念和路徑。比如在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方面,首次提出“三評兩審”人才評價模式,探索建立創新產品政府首購制度、鼓勵創新的人才等待機制和寬容失敗的容錯免責機制;在優化人才發展生態方面,創新推出“一網一庫一碼”等數字化服務應用場景,開發建立一體化“人才智慧服務系統”,構建人才工作數智新生態,等等。通過先行先試、探索實踐,積極推動我區人才發展現代化建設形成經驗、作出示范、走在前列。我就介紹這些,謝謝大家!

                黃靜:

                感謝沈區長!下面將進入答記者問環節,歡迎各位記者朋友提問,提問時請報一下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新華日報:

                剛才《行動綱要》中提到了“打造雁陣齊飛的人才隊伍先行區”,請問海門區近年來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采取了哪些舉措,成效如何?下一步將如何深入推進?謝謝!

                楊江華: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

                人才是強區之本、創新之源、發展之基。近年來,海門區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深入實施“東洲英才”引培計劃,通過完善人才政策體系、創新人才引育模式、建強人才載體平臺、優化人才發展生態等舉措,人才數量快速增長、人才質量逐步提升、人才結構不斷優化。截止目前,全區人才總量超過23萬人,先后引進兩院院士等國家級人才76名,入選國家級重大人才工程47人、省“雙創計劃”人才91名、省“雙創團隊”12個,自主培育國家特支計劃專家5名。下一步,我們將以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為主攻方向,重點實施“四大計劃”,加快培養造就一支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規模宏大、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

                一是實施領軍人才“頭雁領航”計劃。圍繞構建“1+3+3+N”的現代產業體系,緊扣7群12鏈發展方向,采用“一人一策、一事一議、上不封頂”模式,靶向引進重點領域全球頂尖人才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人才。深入實施“海歸聚?!惫こ?,高標準打造東布洲海創園,加快引進集聚更多海外高層次人才。

                二是實施產業人才“群雁競飛”計劃。全面推行學院、企業“雙導師制”,精準導入一批高素質研發型產業技術人才。推動職業院校與重點企業聯合成立產業學院,“一鏈一線”自主定向培養一批高素質應用型的產業人才。實施“藍領振興”工程,大力培養一批高質量專業技術人才。

                三是實施行業人才“強雁展翅”計劃。持續深化“東洲英才”培養計劃,優化實施東洲名師、東洲名醫、東洲名家、東洲名匠“四名”工程建設。創新建立高層次和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專項編制周轉池”,推動行業主管部門和用人單位引進一批特聘專家(團隊)。深入實施省“333”、市“226”等人才培養工程,分層培養一批行業專家、領軍人才和學術技術帶頭人。

                四是實施青年人才“雛雁豐翼”計劃。持續放大“東洲雁歸”品牌效應,全面啟動“百校千企萬崗”青年人才集聚計劃,建立渠道多元、覆蓋全國的青年引才模式。深化“521”東洲青年英才培養工程,大力實施“職業強基”“企業賦能”“行業培優”等專項行動,加快布局籌建一批青年人才公寓、青年人才社區和“青年人才驛站”,打造青年人才“樂居、樂業、樂創、樂享”的發展生態。

                人民網:

                體制順、機制活,則人才聚、事業興。請問《行動綱要》在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方面提出了哪些重點改革任務和具體舉措?謝謝!

                楊江華: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

                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是構筑人才制度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之舉?!缎袆泳V要》堅持問題導向,針對當前人才引進、培養、使用、評價、流動、激勵等方面的體制機制障礙,明確重點任務,提出改革舉措,力求符合實際、務實管用。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創新:

                一是在人才管理機制方面,進一步轉變政府部門人才工作職能,充分發揮市場配置人才的決定性作用,通過高標準組建運營人才發展集團,積極培育各類專業社會組織和人才中介服務機構,有序承接政府轉移的人才培養、評價、流動、激勵等職能,健全政府引導、用人單位主導、社會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機制,構建“政府+專業化社會組織和機構+市場主體”的黨管人才新模式。

                二是在人才評價機制方面,切實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四唯”傾向,加快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多維評價體系,分類制定針對各行業、各層次及產業細分領域的人才評價標準體系。重點探索建立“頂尖人才”評價直推機制、人才評價貫通機制,推行企業自評專家機制,創新重大人才項目容缺評審機制,實施人才動態退出審定機制,構建“三評兩審”的人才評價模式。

                三是在人才流動機制方面,主動融入長三角區域人才一體化,充分發揮跨江融合同城效應,積極打造滬海人才長廊,健全人才互聯互通機制,建立人才平行認定機制,打破戶籍、社保、區域等政策壁壘,推進人事信息共享、工作年限接續、技術職稱互認,多點布局人才“雙向飛地”,積極推行專家人才交互補償機制,推動更大范圍內的各類人才自主流動。

                四是在人才激勵機制方面,鼓勵事業單位聘用高層次人才實行市場化薪酬,推動建立人才職稱直聘、破格晉升等制度,建立“一流人才一流待遇,一流貢獻一流回報”的利益分享和收益機制,構建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入分配機制。同時,探索建立創新產品政府首購制度、鼓勵創新的人才等待機制和寬容失敗的容錯免責機制,充分釋放人才發展活力。

                揚子晚報:

                人才發展現代化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戰略工程,請問區委組織部作為人才發展現代化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你們將如何推動《行動綱要》的具體實施?謝謝!

                王飛: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

                一份部署,九分落實?!缎袆泳V要》的出臺,僅僅邁出了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推進落實。我們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注重宣傳引導。運用全媒體平臺等載體,廣泛宣傳人才發展現代化建設的深刻內涵、重要意義,充分調動市場、企業、群眾參與綱要實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努力形成高水平打造人才發展現代化先行區的濃厚氛圍。二是分解目標任務。對照《行動綱要》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進一步細化實施方案,制定重點工程、重點項目、重點平臺等清單,明確牽頭部門、責任單位、時間節點,實行工作項目化、項目責任化、責任清單化,一項一項推進、一件一件落實。三是強化監督評估。完善各級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建立健全人才高質量發展績效評價體系,將人才發展現代化建設情況納入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體系。加強對《行動綱要》實施情況的動態監測,積極引入第三方評估,開展中期評估和終期評價,推動各項任務落地見效。

                黃靜:

                由于時間關系,記者提問就安排到這里。如果記者朋友還有其他問題,可以在會后與相關負責同志進行交流。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1. <u id="rygbz"></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