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u id="rygbz"></u>

                當前位置: 首頁 > 解讀回應 > 新聞發布會
                區人社局召開民生領域改革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
                來源:南通市海門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發布時間:2021-11-22 字體:[ ]

                11月22日,區人社局召開了民生領域改革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局長馮新出席了發布會,并向媒體記者介紹了今年江蘇省人社一體化信息平臺上線暨綜柜改革實施情況。副局長倪丹出席并主持本次發布會。副局長江寶新及區就業處、社保處主要負責同志就省人社一體化信息平臺上線暨綜柜改革如何為群眾帶來便利等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人社局局長馮新:各位新聞媒體朋友、各位參會人員: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區人社局,感謝媒體朋友們和社會各界長期以來對人社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今年來,我局認真貫徹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以聚力“三個高質量”實施“五大新工程”為抓手,不斷強化責任意識、目標意識、大局意識,將全面深化改革融入人社職能職責和工作實踐,緊盯群眾所急所盼所需,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新舉措。8月11日,我局順利切換上線江蘇省人社一體化信息平臺,成功推行綜合柜員制改革,在全省首家真正實現“一窗受理、一網通辦”的綜合柜員制業務經辦模式,經驗做法被《中國勞動保障報》《學習強國》予以宣傳推廣。下面,我就省人社一體化信息平臺及海門綜合柜員制改革做相關介紹。

                (一)順利上線省人社一體化信息平臺,以數據傳輸共享代替群眾“跑腿”,切實提升群眾幸福感。

                1.平臺入駐基層,推進公共事項“就近辦”。平臺啟動省、市、區、鄉鎮(街道)、村居五級一體化人社服務經辦模式,將17項人社公共服務事項延伸至我區12個區鎮(街道)292個村(社區),將全區33個鎮級辦事網點納入“人社政務服務電子地圖”,通過數據互聯互通和開放共享,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最優質的服務,讓跑一次成為上限、不用跑成為常態。

                2.打破業務壁壘,實現人社業務“一網辦”。平臺基于信息化建設,打破傳統業務辦理壁壘,集成了就業創業、社會保障、人事人才、勞動關系等四大板塊、共340項人社業務事項。如今,只需通過電腦、手機等互聯網端登錄“江蘇智慧人社”APP或江蘇人社網上辦事大廳,即可隨時隨地線上申報辦理,真正實現了在家辦、隨時辦、自助辦、掌上辦。

                3.實現數據共享,推進服務事項“提速辦”。聚焦企業群眾的高頻服務事項,全力推進人社領域服務“清事項、減材料、壓時限”,打通就業、社保等數據壁壘,暢通責任落實,實現平臺數據互通共享,推進高頻事項提速辦理。靈活就業人員參停保辦理、用人單位基數申報、失業登記等15項高頻服務事項,在原來規定辦結時限基礎上提速50%以上,切實提升群眾辦事效率。

                (二)成功推行綜合柜員制窗口改革,以流程重塑再造推動人社服務“提速”,切實提升群眾獲得感。

                1.逆向思考梳堵點,實現業務辦理“一單清”。前期,多次開展內部流程再造“大討論”活動,組織干部職工赴外地考察學習,逆向思考群眾“跑腿多、排隊長、等待久”的原因,對承擔的278項公共服務事項進行全鏈條再梳理、再檢視、再優化,有針對性地優化業務流程。通過設計再造經辦業務流程、歸并同類業務和關聯業務,減少不必要或重復的業務環節,全面取消125件次證明材料,大力推行人力資源服務許可等6項證明事項實施告知承諾制,實現業務辦理從“多條線”到“一單清”。

                2.整合受理窗口,實現跨部門業務“一窗辦”。通過整合窗口資源,開辟窗口無差別受理綜合服務新路徑。將原有50多個業務窗口優化為28個綜合窗口,縮減了近五成窗口數量,集中經辦力量,將全系統7個跨部門“打包辦”,200多項人社業務“一窗受理”,讓辦事群眾“只進一扇門”“只跑一個窗”“辦成多件事”,大幅降低了群眾辦事“成本”。自實施“綜合柜員制”以來,日均辦件量約1500件,共辦理11萬余筆業務,其中網辦件2.7萬多件,綜合服務效率大幅上升,群眾滿意度持續高漲。

                3.多元服務模式,提供高效服務“舒心辦”。把政務服務信息化建設和服務大廳基礎設施建設作為綜合柜員制改革的重要支撐,暢通“線上+線下”多元服務渠道,打造高標準人社服務新模式。將公共服務大廳由單一業務型窗口升級為“一站式”綜合服務體驗區,按業務經辦流程將服務大廳合理規劃為綜合咨詢引導、網辦自助服務、綜合業務受理等5個功能區。高標準設置人社快辦咨詢服務臺,實施導服制度和領導帶班制度,每天安排1名中層正職進駐快辦咨詢臺帶班導服,暢通服務中梗阻;人性化設置休息等候區,安置舒適沙發、愛心雨傘、讀書“加油站”等便民服務設施,提供暖心服務;大力投入網辦自助服務區及自助查詢區,便于群眾自助網上辦理、自助查詢打印,并安排志愿者隨時提供便捷服務。

                (三)持續擦亮“陽光人社 惠民先鋒”服務品牌,以政風行風建設強化服務精神“內核”,切實提高群眾滿意度。

                1.規范服務標準,用考核機制“塑形”。通過確定標準流程和業務規程,在全系統窗口單位實行“亮明身份、亮明承諾、亮明標準”服務,嚴格落實“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結和責任追究”制度,全業務實現辦事“程序公開、依據公開、時限公開、結果公開”,全面規范提升服務標準。先后制定了《南通市海門區人社局窗口工作人員綜合績效考核辦法(試行)》《南通市海門區人社局窗口工作人員獎懲制度實施細則(試行)》等辦法和意見,對照服務標準考核評價,實行“優獎劣懲”。

                2.豐富學習方式,用業務文化“強身”。通過定期開展“人社業務大講堂”“人社練兵大比武”等活動,圍繞就業創業、社會保險、人事考試、調解仲裁、勞動監察等政策知識,組織系統學習、綜合測試。以賽促學補弱項,以比促練攻短板,以練促用強技能,推動窗口服務人員由“專技人員”向“全能柜員”轉變,努力培育一批精通人社業務的“學習之星”“行家里手”,為群眾提供更快、更準、更強的服務。

                3.厚植為民情懷,用黨建文化“銘心”。以黨史學習教育為抓手,以綜柜改革為契機,我局迅速組織綜柜窗口68名黨員成立人社攻堅黨支部,由江寶新副局長任支部書記,充分發揮“頭雁效應”,帶領支部攻堅克難、開拓創新,以黨員服務示范崗引領窗口服務新氣象,以黨員干部走流程行動查漏補缺優服務。開展“愛崗敬業 無私奉獻”道德講堂,挖掘一批在綜柜改革中表現突出的“人社之星”,樹立先進典型,凝聚榜樣力量。同時,全局上下活化黨員干部“我報到”志愿服務,不僅做鄰里知心人,更做窗口貼心人,為辦事群眾提供業務分流指引、快速幫辦、全程陪辦等貼心服務。一系列經驗做法得到了南通市人社局主要領導的肯定與表揚,其他縣市區也紛紛前來學習交流。

                接下來,我局將進一步擴大網上即辦業務事項范圍,做好居民保險部分業務上線準備。持續完善綜合柜員制改革,深入推行工傷保險“一件事辦理”。重點提高普通參保職工的網辦率,加大宣傳“江蘇智慧人社”APP,引導參保職工網上自助辦理靈活就業人員參停保等業務。讓群眾進一步感受平臺及綜柜服務帶來的高效便捷辦事體驗。

                今后,海門人社局將始終堅持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以“馬上就辦、真抓實干、辦就辦好、滴水穿石”的精氣神補短板、強弱項、重監督、優服務,不斷探索服務惠企便民的新方法、新途徑,積極回應廣大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新要求,讓人社服務更有速度、更有溫度、更有深度。

                記者問:省人社一體化信息平臺及區人社綜柜改革于8月上線實施,請問這個平臺上線有何意義?與之相配套的綜柜改革為百姓帶來哪些便利?

                答:首先,非常感謝媒體朋友和社會各界對人社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我先講一下上線省人社一體化信息平臺的意義。

                一方面,大家都知道,之前我們人社部門社保有社保的系統,就業有就業的系統,都是各自獨立的,數據也不能共享。但是江蘇省人社信息一體化平臺集成了就業創業、社會保障、人事人才、勞動關系等四大人社業務板塊,3420個功能模塊,共計340個人社業務事項,在實現了人社業務治理能力數據化和現代化的同時,也為實現社會保險省級統籌、進而實現全國統籌提供支撐。簡單地說,省人社平臺從理論上能夠辦理全部人社業務,實現了人社領域全業務集中、全數據共享、全天候功能、全智能經辦、全服務上網。

                另一方面,省人社一體化信息平臺還有一個重大意義大家不僅能看得到,而且能體會得到。之前我們人社業務雖然有部分也延伸至各個區鎮、村,但那都是零星、分散的業務,但是這次江蘇省人社一體化平臺構建了省、市、縣、鄉、村五級人社公共服務體系,為實現人社日常業務“就近辦、異地辦、一門辦、一窗辦、一網辦”奠定堅實基礎。辦事群眾通過電腦、手機等登錄“江蘇智慧人社”APP或江蘇人社網上辦事大廳,可隨時隨地線上申請辦理參停保登記、失業金申領等,真正實現了在家辦、隨時辦、自助辦、掌上辦,全面提升了辦事效率。

                其次,講一下與之相配套的綜柜改革。

                雖然說省一體化平臺線上能夠實現網上通辦,但是要真正實現全業務網上辦理也是需要一過過程的,特別是對電腦、上網等不熟練的群體,我們考慮到線下改革必須同步進行。我們利用江蘇省人社一體化信息系統平臺上線的契機,創新推行人社業務綜合柜員制改革,進一步簡化了辦事程序,優化了服務流程,提升了服務效能。

                一是優化窗口設置,實行一窗通辦。辦過人社業務的人都知道,之前辦不同的業務要排不同的隊伍在不同的窗口辦理,費時又費力,經辦人員也出現工作量不均衡等現象。所以我們這次在線下實行徹底的人社業務綜柜改革。重新對278項人社服務事項實行了流程再造,實現了7個跨部門業務“打包辦”。將原有50多個不同的人社業務窗口轉型升級為28個全業務受理綜窗,窗口壓縮近5成, 15項高頻業務在原來規定辦結時限基礎上提速50%上?!办`活就業人員參?!薄吧鐣kU轉移”“就業失業登記”等200項業務整合到“一窗”辦理,從前期運轉的情況來看,原來排隊等候辦業務的現象不見了,經辦人員工作量也相對均衡了,改革成效立竿見影。

                二是軟硬件提檔升級,提供了更智能的人社服務。前期我們投入了300多萬元專項資金用于大廳改造及設施配置。將服務大廳規劃為綜合咨詢引導區、自助網辦區、自助查詢區、綜合業務受理、工傷保險專窗5個功能區。人社快辦綜合咨詢臺,每天有局中層正職帶班服務;自助查詢區,配備自助一體機3臺,用于自我查詢、認證等自助業務;自助網辦區新增計算機10臺,便于參保單位自行辦理網上查詢、申報等業務;大廳配備智能叫號機20臺,300多套高拍儀等硬件設施;持續優化“綠色通道”服務,在不影響正常經辦秩序的前提下,為確有特殊需要的老、病、殘、孕等群眾提供優先服務。

                三是推行人社快辦服務,提供更高效的業務辦理。通過流程再造、崗位調整及業務集成等手段,推出“前臺綜合受理、中臺分類審批、后臺實時監管、任務智能推送、統一出件送件”的人社快辦新模式。建立了即時辦結清單和限時辦結清單,簡單、小批量、低風險審批事項通過自助設備、網上平臺和綜合窗口即時辦結;復雜、大批量、高風險審批事項通過前臺受理、后臺審核、統一出件方式限時辦結,最大限度壓縮了內部流轉環節和時限,提高了審批效率。

                我局在大力推行人社快辦、綜柜改革后,“清事項、減材料、壓時限”,在線上線下同時為企業群眾提供了更加優質便捷高效的人社服務,有效解決企業群眾辦理人社業務的煩心事、操心事和揪心事,為企業和群眾辦成了一件大好事、大實事,讓群眾享受到了更全、更快、更有溫度的人社貼心服務,真正把為民辦實事落到了實處,不斷提升了企業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再次感謝朋友和社會各界對人社部門的關心和支持,謝謝!

                記者問: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百姓十分關注就業服務。省人社一體化平臺上線后,給就業服務帶來很大便利,能否介紹下具體體現在哪些業務上?

                答:自省人社一體化平臺的上線和人社綜柜制改革以來,就業工作穩中有進,“一窗辦”、“線上辦”為群眾提供了更高效便捷優質的就業服務,滿足了服務對象的多層次需求。

                一是辦事人員工作技能提升。按照人社局統一部署,通過培訓打破業務壁壘,辦事人員以前只了解就業的一項或幾項業務,現在更全面詳盡地了解人社局社保、機保等多項業務,提升了業務水平,能更好地服務群眾。

                二是業務辦理流程更加規范。省一體化平臺上線后,失業保險、靈活就業社保補貼等業務辦理更加規范化,之前都是由一名工作人員受理,現在每一步驟都有明確的辦理權限和辦理流程,并由不同的人員負責初審復審。通過科學設置相關權限,明晰了就業補助資金和失業保險基金的管理使用職責,確保資金管理發放安全。

                三是簡化了辦事流程更高效。省平臺上線后,培訓相關的各項業務如培訓機構備案、職業技能補貼等都由線下遞交材料轉為網上申報;失業保險轉移也由關系和資金都需要轉移變為只需要轉移關系;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納從需要線下排隊辦理到由稅務征收,通過微信小程序繳納;失業金申領、就業創業證辦理也可通過江蘇智慧人社APP手機終端“掌上辦”;企業和求職人員可以通過“江蘇智慧就業云平臺”了解到全省范圍內的用工需求和求職需求,目前共有420多家企業注冊了“江蘇智慧就業云平臺”……這些變化都簡化了辦事流程,提高了辦事效率,方便了服務對象。

                相信在人社部門的統一領導和全體工作人員的努力下,就業服務工作一定能借省平臺和綜柜改革的契機更上一層樓。

                記者問:又到了靈活就業人員繳費的高峰期,近期有不少靈活就業人員到政務大廳前來繳費,很多靈活就業人員在問,為什么今年窗口不收費了?為什么今年不能一次性繳全年?省人社一體化平臺上線及綜柜改革對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較以往有何不同?

                答:8月11日省人社一體化平臺在南通上線,很多業務都從窗口辦理移到了網絡辦理,靈活就業人員繳費的職責是稅務機關的職能,靈活就業人員繳費無需像以往,在窗口排隊許久等待繳費,如今可以全程網辦,同時,稅務部門為了方便不會網上辦理的老年群體,保留并增加了線下現金繳費的渠道。靈活就業人員繳費具體變化介紹如下。

                變化一:繳費途徑有變化

                (一)增加了電子繳費繳費途徑

                微信小程序“江蘇稅務社保繳納”、支付寶 “江蘇稅務社保繳納”。

                (二)銀行柜臺

                可前往全市農商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江蘇銀行、建設銀行各營業網點繳費。

                (三)銀行批扣

                原有協議繼續有效,新辦或變更的直接至農業銀行、農商行各網點辦理簽訂協議或變更檔次,并于每月20日前將應繳費款足額存入委托銀行代扣繳費款賬戶。

                原審批局底樓窗口繳費途徑不保留。如有疑問可至審批局底樓20號稅務窗口咨詢。

                變化二:個人票據查詢打印渠道有不同

                登錄江蘇稅務電子稅務局網站,點擊頁面右側的“公共服務-特色業務-社保費繳費憑證打印”模塊,即可查詢打印。

                變化三:繳費規則有變化

                自2021年1月1日起,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不得預繳當前結算期之后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2020年度的養老保險費的征繳期限因疫情延長至2021年12月25日。2021年度養老保險費的征繳期限為2021年12月25日,逾期不再接受繳費。

                變化四:繳費咨詢服務渠道更暢通

                繳費人員如有基數檔次、上下限、繳費標準等政策類疑問,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可撥打12333咨詢熱線,繳費人員如有繳費途徑、繳費操作等疑問,可撥打稅務咨詢熱線12366、96888750進行咨詢。

                變化五:靈活就業人員參停保途徑多

                繳費人到企事業單位就業的,請及時登錄江蘇人社APP辦理靈活就業人員停保手續,如無法辦理停保手續的可就近至各區鎮便民服務中心、行政服務中心人社窗口辦理。

                企業參保職工離職后需要重新以靈活就業人員繳費的需到登錄江蘇人社APP辦理靈活就業人員參保手續,如無法辦理參保手續的可就近至各區鎮便民服務中心、行政服務中心人社窗口辦理。

                特別提示

                1.請務必在2021年12月25日前繳納當年度養老保險,逾期將不能補繳。

                2.2021年1月1日起,江蘇省全面取消養老保險預繳費,即不得預繳當前結算期之后的養老保險費。

                3.每年12月25日前未繳納當年度養老保險的繳費人,將被作暫停參保處理。

                4.費款存在銀行卡上不等于繳費,如因銀行卡或者系統問題,費款未能批扣,請及時通過微信、支付寶繳費或者前往銀行窗口繳費。

                5.批扣按月進行,當月只扣當月費款。請繳費人及時存足費款,當月未批扣成功的,下月不再批扣,繳費人可通過微信、支付寶小程序自行繳費。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1. <u id="rygbz"></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