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3日在海門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市發展改革和經濟信息化委員會主任 鈕 健
一、2018年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過去的一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認真貫徹中央、省和南通市的決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突出高質量發展主題,系統推進“三件大事”“四大專項行動”和“三大攻堅戰”,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主要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高質量發展實現良好開局。我市躋身2018年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第20位,比上年晉升1位,名列江蘇第8位,蘇中蘇北第1位。
——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49億元(預計數,下同),同比增長8.0%;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1億元,其中稅收收入56.8億元,同比增長11.1%;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4%;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9.4億元,增長9.0%;
——外貿進出口總額202.2億元,下降41.5%;
——工業應稅銷售1053億元,增長35.9%;
——注冊外資實際到賬3.25億美元;
——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4.79萬元和2.46萬元,分別增長8.5%和9.4%;
——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到2.66%(新口徑);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以內;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以內;
——萬元GDP能耗下降率、主要污染物減排、空氣質量和地表水水質達到省市目標任務。
對照市十七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目標,15項主要指標有12項達到或超過預期。外貿進出口受市場采購貿易政策和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影響,出現了較大下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低于預期1個百分點,主要受汽車銷售下降及相關聯的石油類商品銷售增速放緩影響;注冊外資實際到賬超額完成了南通下達我市3億美元的目標任務,但是未完成年初我市人代會制定的目標。
具體來說,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呈現以下五個方面的特點:
(一)注重質量效益,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
產業結構更趨合理。工業經濟持續向好。工業應稅銷售突破千億目標,達1053億元,連續24個月保持20%以上的增幅。新增規上工業企業87家,全市規上工業企業達683家,其中應稅超億元企業124家,較去年增加13家。海門市位居2018年中國工業百強縣(市)第11位,比上年晉升兩位?,F代服務業擴量提質。完成服務業應稅銷售507億元,同比增長55%,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海門生物醫藥科創園成功創建省級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示范區。江海商務大廈等一批重點樓宇加快推進,我市納稅超億元樓宇實現零的突破?,F代農業穩步發展。新增設施農業面積7800畝,高效設施農業占比達39.7%,高標準農田占比達74%,現代農業“三個全覆蓋”考評南通第一。
三大需求拉動平穩。有效投入持續增長。成功舉辦經貿洽談會和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主題招商活動25次。全年累計簽約超億元項目142個,其中10億元以上重特大項目22個,豪華郵輪項目成為海門首個超百億元制造業項目,滬海輕量化汽車零部件等24個省、市級重大項目穩步推進,建設進度均達預期。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限上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銷售額、限上住宿和餐飲業營業額同比分別增長12.2%和14.6%。江海風情特色旅游扎實推進,全市實現旅游總收入42.2億元,增長12.4%。對外貿易難中有進。我市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分別同比增長7.1%和23.9%。招商局重工等重點外貿企業發展態勢良好,2018年實現進出口總額65億元,同比增長38.3%。
轉型升級步伐加快。“3+3”產業體系加快構建,我市裝備制造業年產值達1200億元,成為繼建筑產業、家紡產業之后第三個超千億元產業,全市580家“3+3”規模企業實現應稅銷售608億元,占工業應稅銷售比重達57.9%。規上企業畝均銷售和稅收分別達183萬元和11萬元。制造業結構更趨優化,全市高新技術產值占比超56%,新興產業占比超36%。斯德雷特獲評省智能示范車間,振康機電獲評省級科技小巨人企業,金輪針布被認定為省級專精特新產品企業。海門市獲評全省制造業創新轉型成效明顯地區,為南通地區唯一一家。
(二)深化改革開放,內生動力得到新增強。
各項改革持續深化。“簡政放權創新創業環境評價”全省領先,政務服務綜合標準化建設列入國家試點,行政審批海門版“2340”實現常態化。全面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國家級試點任務,獲評“全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顯著縣(市)”。城發、交通、保障房三大國有公司實現實體化運作。教育、醫療、文化等民生領域改革有序開展。
創新活力不斷增強。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2.66%,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8.5件。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增加到156家,全年新增產學研合作項目80個,新增省級企業研發機構8個,招商局重工獲中國專利優秀獎,通光線纜獲評省創新型領軍企業,京海禽業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出臺“人才強企10條”,入選省“雙創”人才17人,新增高技能人才3025名,每萬名勞動力中擁有高技能人才超1000人,人才綜合競爭力躋身全省十強。
開放水平穩步提高。積極貫徹對接上?!?5580”行動計劃,承接上海產業、科技等方面的溢出效應,與上海在產業、交通、人才、醫療、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全面展開?!白叱鋈?、請進來”步伐進一步加快,成功舉辦2018“一帶一路”疊石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疊石橋家紡城獲批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南通三建、龍信集團在以色列、馬爾代夫、埃塞俄比亞等國承接工程,新簽對外承包勞務合同額11.3億美元。
(三)加強統籌協調,城鄉面貌又有新提升。
城市功能持續優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獲批。啟動城市總體規劃修改,并通過專家論證。北部新城綜合開發項目列入省PPP項目庫。老市政府地塊綜合改造工程正式啟動,完成光明路小區等11個老舊小區綜合改造。重大對外通道穩步推進,海啟高速路面水穩工程基本完成,寧啟鐵路二期、疊港公路、長江路北延等重點交通工程建成通車。江海路快速化改造設計進一步優化,臨永越江通道規劃研究形成初步方案,崇海通道、海太通道列入省級發展規劃。城市環境更加優化,積極推進“三河”黑臭水體整治工程,城市水體得到改善;實施城區增綠工程,新增綠化面積56.1萬平方米。
鄉村振興深入推進。大力實施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抓好鄉村振興重點工程推進。完成農路提檔升級90公里、農橋6座,行政村雙車道四級公路覆蓋率100%,海門獲評“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公交網絡體系進一步優化,實現長途客運服務向農村的延伸,新增公交站點150個、城鄉公交班線2條,我市萬人公交擁有量達14.2標臺。完成農村綠化造林1.6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34.12%。四甲鎮頭橋村、常樂鎮為群村通過江蘇省“美麗鄉村”考核驗收,余東鎮鳳凰村被評為南通市級“美麗鄉村”。
(四)堅持綠色發展,環境質量獲得新改善。
污染防治成效顯著。扎實推進上級交辦的214件各類環境問題,完成整改193件,完成率達90.2%。關?;び∪酒髽I43家,完成整治“散亂污”企業133家、磚瓦墻材企業78家、畜禽養殖場222家,淘汰改造燃煤鍋爐10臺,關停再生橡膠企業污染工段13家,PM2.5濃度為35毫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83%。全面推進“河長制”工作,完成16項水污染防治重點工程,封堵非法排口76個,清理生態紅線內違規違法企業9家,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省控斷面優Ⅲ類比例達100%。
綠色發展水平逐步提升。強化能耗約束性管理,煤炭使用量同比下降33%,占比下降到40%,超額完成省下達的3.4萬噸減煤任務。有序推進海螺水泥聯合粉磨系統等4個循環經濟重大項目,組織節能減排低碳發展項目17個,對全市的42家企業進行了節能執法監察和審計,萬元GDP能耗下降超3.7%。
(五)聚焦富民增收,民生事業開啟新局面。
保障體系日益健全。深入推進全民參保,各項社會保險參保率保持在98%以上,法定參保人員基本實現全覆蓋。被征地農民全部實現“即征即保、剛性進?!?,6萬多人進入基本生活保障庫。待遇水平穩步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至135元/月、640元/月,居民醫保財政補貼增加至700元/人。省內和跨省異地就醫聯網直接結算全面實現,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分別穩定在80%和70%以上。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完善教育設施配套工程,新組建學前教育集團5個,增設嬰幼班11個,首開初中、錦苑幼兒園等一批新建學校交付使用。高考成績再創新高,本一、本二上線率比省平均上線率分別高出35和37個百分點。人民醫院新院主體工程完工,120急救中心建成投用?;鶎俞t療服務能力切實提升,醫聯體實體化運作加快開展,家庭醫生重點人群簽約率達62.4%。江海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三館融合”基本完成,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面建成,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評選實現突破。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5%和9.4%,繼續保持城鄉居民收入增幅高于GDP增幅、農村居民增收快于城鎮居民的良好態勢。全年提供就業崗位3.5萬個,城鎮新增就業1.0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1.78%。扎實推進精準扶貧,1349戶、2332人實現脫貧,省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累計脫貧率達92.5%,扶貧工作全省領先。
在回顧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發展仍然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尚不牢固,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升級任重道遠;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存在,畝均產出水平不高,重特大項目及新興增長點還不多;基層基本公共服務方面存在短板,財政、居民持續增收任務艱巨。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化解。
二、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目標的關鍵之年。2019年的發展形勢,機遇與挑戰并存。從國際看,世界經濟復蘇態勢仍將延續,但是中美貿易摩擦等影響世界經濟增長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仍然較大。從國內看,我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我國發展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同時也面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不確定性更多、風險和挑戰更加復雜的局面。從我市看,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南通建設長江經濟帶戰略支點、通州灣成為江蘇新出??诘榷嘀丿B加機遇給海門的發展帶來了難得的風口期,支撐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不斷增多。我們必須堅定信心,把握主動,在高質量建設“強富美高”新海門中勇挑重擔、干在實處。
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性系統性協調性,立足海門實際,2019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安排如下:
1.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以上;
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3億元;
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
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左右;
5.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6%;
6.工業應稅銷售1265億元;
7.注冊外資實際到賬3億美元;
8.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
9.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到2.67%;
10.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
11.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以內;
12.萬元GDP能耗下降率完成省下達目標任務;
13.主要污染物減排完成省下達目標任務;
14.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的天數比例完成省市目標任務;
15.地表水省控斷面優于Ⅲ類水質比例完成省市目標任務。
現對2019年主要預期目標作具體說明:
(一)關于經濟發展預期目標
1.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以上。主要考慮以下因素:一是反映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既能夠合理引導社會各方面的發展預期,又為應對各種不確定因素留出空間,有利于引導各方面更加注重以質量效益為中心,更好推動產業轉型和創新發展。二是體現海門爭先創優的追求。今年全省目標安排6.5%以上,南通安排7%以上,我市7.5%以上的增速高于全省、全市,符合我市追趕超越、爭當高質量發展先鋒的追求。為此,我們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以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加大科技創新和供給側結構性調整力度,大力推動實體經濟健康發展,進一步推動經濟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全力推動經濟社會的提質增效,確保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3億元。主要基于以下考慮:近年來受宏觀形勢趨緊和財政收入基數不斷增大的雙重影響,財政收入增速呈逐步放緩態勢。且隨著結構性減稅和清費減負政策的推進落實,預計2019年稅收收入將有較大降幅,房地產市場趨于平穩,也將影響財政收入增速。為此,要充分挖掘稅源,提高財政收入的組織程度,夯實財政收入增長基礎。
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工業投資和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7.5%和9%。主要基于以下考慮:往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連續高位增長,已形成較高基數,投資增長壓力不斷加大,投資總量基本保持在一定規模。但投資仍然是促進經濟平穩運行、推動轉型升級的關鍵抓手。為此,我們將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益,發揮好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支撐性作用。著力招引與海門“3+3”產業契合度高的投資大、帶動作用大、科技含量高、對財政貢獻率高的項目,力爭全年新引進超10億元重特大項目不少于20個,其中超50億元項目3個以上,確保2019年新開工超億元產業項目不少于100個,外資實際到賬3億美元。同時抓好人民醫院新院、海中綜合樓、東洲仁恒學校、文化中心、絲綢路停車場、體育場周邊改造、城北新村城中村改造等一批民生項目;推進北沿江高鐵、崇海通道等重大項目的籌建,推動國省干線、江海路快速化改造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引導民間資本更多投向補短板、調結構、促創新、惠民生等領域,確保投資保持平穩增長。
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左右。主要基于以下考慮:受傳統商貿業持續下滑等制約因素影響,消費增速預計與去年基本持平,同時9%左右的增速也和南通保持一致。我們將進一步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順應消費需求變化新趨勢,擴大品質消費、服務消費、綠色消費供給,促進傳統消費擴大升級。鼓勵傳統商貿企業創新經營模式,加快傳統商貿轉型升級。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建設放心消費環境,全市食品監督抽檢達4000批次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
5.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6%。主要基于以下考慮:去年我市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經過大幅調整之后,目前趨于平穩;同時我市外貿的企業基本面相對穩定,有望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為此要進一步做好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努力實現貿易新政的長效發展。深入對接“一帶一路”,鼓勵我市出口企業繼續開拓國際市場。探索發展“互聯網+外貿”跨境電子商務的新模式,促進全市進出口企業轉型升級。
6.工業應稅銷售1265億元。制造業是海門經濟發展的根基,是海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基礎,下階段要更加注重提質增效,推動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為此,要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持續加強對“3+3”產業的扶持力度,推動現代家紡、現代建筑和先進裝備制造三大千億級產業向高端攀升,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三大產業提升規??偭?,力爭2019年“3+3”重點產業應稅銷售占全市的比重達60%。進一步改變區鎮產業布局散、雜、亂現象,每個中心鎮確定1-2個主導產業、園區確定2-3個主導產業,加快產業集約集聚發展。堅持“畝產論英雄”,開展工業、企業、行業資源利用績效評價,全面提升園區開發效益,力爭畝均稅收提升10%以上。重點扶持優勢企業發展。深入實施“1532”大企業培育工程,重點培育招商局重工、通光集團等一批100億、50億、30億、20億級龍頭型工業企業,力爭19年應稅銷售超億元企業130家,其中10億元以上企業15家;加快企業梯度培育,力爭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00家。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出臺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重點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稅費負擔、生產要素等成本,將目前實施的普惠型、分散型的扶持政策向精準扶持、重點扶持轉化,突出對優勢產業、企業、產品的扶持力度,通過最優的政策組合,促進企業更好更快發展,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
(二)關于轉型升級預期目標
7.R&D經費占GDP比重達到2.67%。主要考慮推進海門高質量發展,必須持續加大全社會研發投入尤其是企業研發投入的力度,促進知識產權創造和運用,提高經濟增長效率,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為此,要圍繞“3+3”產業,推動重點骨干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建設,力爭2019年實現省級以上重大研發機構建設的突破,全市申報高新技術企業不少于110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0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達56.5%。深入推進政產學研金合作,構建完善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全年新增產學研合作實施項目80個,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超31件。大力推進各類實用人才的集聚,持續開展“東洲雁歸”系列活動,吸引2500名海門籍在外人才回海就業創業。舉辦好第二屆中國海門“東洲英才”創業周,進一步打造海門人才品牌。力爭引進省“雙創”類人才12名以上,全年新增專業技術人才5000人,新增高技能人才3000名,每萬名勞動力中擁有高技能人才1070人,完善“人才綠色通道”服務機制,全方位提升人才服務保障水平。
8.萬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減排、大氣和水環境質量改善完成省下達任務。作為四大約束性指標,每年目標任務均由省分解下達,年度目標為完成省下達任務。為此,我們將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不斷改善海門的生態環境質量。一是堅決完成“減煤”“減化”任務。全力完成減煤和能耗總量、強度“雙控”目標任務,萬元GDP能耗下降3.5%,能源消費總量完成南通下達目標任務。綜合利用節能、環保、安全等約束手段,計劃關?;?、印染企業(工段)10家。二是持續抓好污染防治。嚴格落實“河長制”,力爭到2019年底,全市地表水省考斷面水質優Ⅲ類比例100%,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著力打造“水清、水暢、水美”新景象。推進大氣污染治理重點工程,淘汰20-75蒸噸燃煤鍋爐4臺,開展工業爐窯專項治理,打好海門的藍天保衛戰。
(三)關于民生改善預期目標
9.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這一安排體現了富民導向,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為建成高水平小康社會奠定扎實基礎。為此,我們將深入落實富民增收五大行動計劃,持續拓寬居民增收渠道,實行差別化收入分配激勵政策,完善增收長效機制,推動居民收入持續增長。支持農民自主創業,提高經營性收入水平,釋放富民惠民政策效應。
10.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以內。考慮到2019年實體經濟仍然面臨諸多困難,企業用工成本明顯上漲,實現勞動力充分就業壓力依然不小,目標安排與去年保持一致。為此要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確保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萬人;大力推動創業帶動就業,支持成功創業2000人,帶動就業1萬人。